8月8日至12日,中國青年企業家協會在中央黨校(國家行政學院)南校區成功舉辦首期青年企業家理想信念培訓班。中國青年企業家協會常務副會長許華平,秘書長劉鋼,副秘書長戴金海出席相關活動,中青企協副會長方毅、舒暢等來自全國各地近50名青年企業家參加學習培訓。
期間,團中央書記處書記傅振邦看望學員并出席青年經營管理人才座談會,勉勵廣大青年企業家要永遠走正道、不服輸、創價值、勇創新、謀共贏,爭做新時代青年企業家先鋒分子。要求全國各級青企協組織進一步發揮會員主體作用,充分發揮組織優勢和資源優勢,通過共建共治共享,實現匯情匯智匯力,激發更大的創新服務活力和動能。
開班式后,國家統計局黨組成員、副局長盛來運圍繞“中國的宏觀經濟形勢分析”,從怎么看、怎么走、怎么干三個方面分析了當前國際形勢和中國經濟面臨的挑戰和機遇,就青年企業家如何聚焦科技創新,推動經濟高質量發展給予悉心指導和點評。
中國上市公司協會會長宋志平圍繞“如何做好三精管理”向青年企業家傳授企業管理工法,提出通過組織精健化、管理精細化、經營精益化,建設產品卓越、品牌卓著、創新領先、治理現代的現代化一流企業。
全國股轉公司原董事長、北京證券交易所有限責任公司原董事長徐明以“資本市場的過去、現在和未來”為題,向學員系統闡述中國資本市場發展變革歷程,并就青年企業家關心的資本化發展路徑提供有益參考建議。
中央黨校(國家行政學院)經濟學教研部教授田應奎以“習近平經濟思想引領高質量發展”為題,深入淺出的系統闡釋了習近平經濟思想的基本精神、基本內容、基本要求,對青年企業家正確把握中國經濟發展怎么看、怎么干等一系列重大理論和實踐問題,具有重要指導意義。
原國家行政學院副院長、教授周文彰講授了“中國共產黨百年斗爭的成功之道”,總結了中國共產黨百年奮斗的艱苦歷程和光輝成就,為青年企業家汲取精神力量,提升干事創業和經營管理水平提供了寶貴經驗。
十八屆中共中央巡視組組長、原國家行政學院紀委書記楊文明以“青年企業家理想信念警示教育”為題,提出企業健康發展的八要八不要,特別強調在擁護黨的領導原則問題上絕不能有任何含糊和動搖。
大成律師事務所黨委書記、聯合黨委書記肖金泉以“黨建引領企業發展”為題,詳細介紹了企業探索黨建工作形成的歷程和經驗,對青年企業家如何通過黨建引領企業創新發展給予寶貴建議。
清華大學國情研究院院長、全球治理與國家治理研究院首席專家、教授胡鞍鋼以“中國式現代化”為題,從國情研究的視角出發分享他的研究成果,幫助青年企業家更好的了解中國式現代化道路的規律和內涵。
中國西部人才開發基金會理事長丁文鋒教授圍繞“為企業插上智慧與公益的翅膀”,講授了企業家領導力的五個層次,分享了如何樹立正確時代觀、智慧觀、公益觀的經驗。
培訓期間,許華平以“發揮新時代青年企業家隊伍先鋒力量”為題,向學員詳細介紹了中青企協創建的初心使命、發展歷程、組織機制和服務方式。開展了黨性修養與理想信念教育現場教學活動,走進中央黨校(國家行政學院)校史館進行參觀學習。分組進行了團隊建設和破冰活動。
結業式
結業式上,許華平在總結講話時表示,首期理想信念培訓班集中學習在主辦單位和班委的共同努力和大力支持下學習成效顯著、學員反響熱烈,達到了預期目標和效果。希望青年企業家進一步堅定理想信念、把握宏觀大勢、聚焦科技創新、創造社會價值,要把個人事業同國家社會發展緊密結合,特別是在擁護中國共產黨的領導等重大原則問題上絕不含糊、毫不動搖,錘煉出符合新時代要求的精神氣質和強硬本領,展示優秀青年企業家的成長歷程和奮斗精神。
中國西部人才開發基金會理事長丁文鋒在講話時表示,希望學員把本次培訓班學到的理論知識和實踐能力運用到實踐工作中,樹立終身學習的目標,保持“空杯”心態,推動個人和企業發展更上一個臺階。中央黨校(國家行政學院)港澳中心副主任姜偉對全班學員完成黨校課程學習內容表示祝賀,對于本期培訓班的師資配置、學員管理、班委組織給與充分肯定。
學員發言
中青企協常務理事、拓普基因科技(廣州)有限責任公司董事長由曉斌,深圳市微筑科技有限公司CEO郭睿,鄭州圓方集團黨委副書記、總經理李圓方,清控至道(北京)教育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長周新旺分別代表小組作學習分享交流發言。
據悉,青年企業家理想信念培訓班作為中青企協青年企業家能力提升計劃高層次培訓項目,旨在貫徹落實《共青團做好新時代青年人才培養工作的行動計劃》,以更高標準、更大力度、更實舉措“發揮中青企協為黨育人”職能定位,面向經濟主戰場發現、培育、選樹和凝聚一批政治素質過硬、符合市場需求、具備發展潛力的現代化青年經營管理人才。
培訓班由中國青年企業家協會主辦,參照“青馬工程”培養標準和工作機制實施,學制為一年。培養課程以理論學習、紅色教育、實踐鍛煉為三項主要培養內容,包含理想信念教育、政治素養提升、業務素養培養、青年工作能力培養四大單元,采取集中培養和分散學習兩種方式。首期學員規模約50人,平均年齡36歲,其中不乏獲得全國五四獎章、中國青年創業獎、全國三八紅旗、全國向上向善好青年等國家級榮譽獲得者,多數學員擔任省級以上青聯、青企協等社會職務,對創新創業有較強的示范和引領作用。